“暂停柴油出口,表明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油荒’。”北京大学中国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彤表示,发改委此举是借鉴了去年“油荒”经验,防止“电荒”导致的柴油供给紧张局面。
“其实目前还谈不上‘油荒’,面对今年提前到来的日益紧张的电力供应形势,暂停柴油出口应该算未雨绸缪。”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认为。根据以往经验,电荒、油荒紧密相关,而且电荒会加剧油荒的出现。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4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二产业用电持续旺盛,电力供需形势呈现2008年以来的最紧张状态。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电荒”提前出现了。
虽然目前成品油市场总体平稳,但面对未来趋紧的能源供应形势以及前段时间局部地方出现的民营加油站断供现象,再次显现“油荒”问题的反复性、重要性。
“与加入WTO之前相比,目前我国民营油企的生存空间已有所好转,‘油荒’问题也有所缓解,但是市场集中度过高这一根源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就制约了我国民营油企的发展。”董秀成强调,市场集中度越低,对民营油企的发展就越有利。
但他同时表示,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避免“柴油荒”重复出现,还是要靠市场起作用。也就是说,必须真正理顺成品油价格体系。由于国内油价调整幅度与时间没有完全跟着国际市场走,每当国内外市场存在落差,炼油企业将面临严重亏损,他们会采取少炼或者不炼等措施来尽量减少损失,并增加油品出口,进而减少国内市场供应。仓储企业也会在油价调整窗口期前期囤油,即使成品油产量增加,“油荒”也会出现。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石油供应方面,一旦供需紧张,全力保障供给,却忽视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通过烧柴油让大卡车全国跑运输的方式,在全世界是很少见的。而今随着家用汽车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石油消费增长越来越快,从国外进口石油越来越多,如果继续沿用这种能源消费模式,未来发展难以为继。”